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青岛科技大学关于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1-08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字〔201976号)精神,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为“四新”专业建设和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学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决定开展青岛科技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学校对标国家线下、线上、混合、虚仿、实践等类型一流本科课程评选标准(附件1),梳理开设课程,构建潜力课程和团队,尤其鼓励开展混合、虚仿、实践课程建设。

二、建设内容

1.线上一流课程。突出优质、开放、共享,推动认定课程通过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其他全国性课程平台面向省内外高校持续提供优质教学服务,争创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线下一流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面向全校以面授为主的课程,建设线下一流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争创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3.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面向全省高校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学时占比约20%-50%),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课程,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争创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着力解决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面向全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争创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5.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面向全校中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实践基地且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实践的非实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争创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三、建设要求

1.以新理念引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牢固树立“三个不合格”理念,推动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

2.以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一流专业建设,促进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3.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完善助教制度,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实现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

4.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课堂设计,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

5.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深度和挑战性。

6.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重点严格课程管理。开展课程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结合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课程建设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重点关注建设成果,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终止课程建设。

7.以教学贡献为核心内容制定激励政策。学校加大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根据《青岛科技大学2018-2020聘期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对于混合式课程建设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认定。申报一流本科课程获立项建设的,将择优推荐参评国家、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并将给予相应教学研究业绩认定。

申报要求

1.拟申请课程须人才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

2.课程负责人须为申学校正式聘用的教师。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或教学成果作支撑。

3.课程团队应由面向同一教学班合作实施教学的教师组建(如接力课、上下册课程、理论课与课内实践等)。

4.不支持未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要求的课程。

5.本次立项线上线下混合式(尤其是结合已有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和社会实践课程优先

五、建设方式

1.线上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建设。

2.为促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不明显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情况下,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引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雨课堂、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互动工具,构建智慧教学资源库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主要有以下两种建设方式:

1)有效引入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采用该方式建设课程优先立项。课程来源包括超星、雨课堂平台上的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参看附件4)超星泛雅平台的课程,请使用教师账号(账号:kelong,密码:123456)在泛雅平台观看课程,等确定使用某一门课程,教务处会将账号具体匹配到使用教师名下。雨课堂平台上的课程,可以按照《雨课堂V4.0使用手册》(附件5观看使用

如所列课程不在申报需求范围之内,可以选用其他平台课程,但需提交所选课程详细信息及其负责人授权材料。

2)依托自建在线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

望各学院积极参与学校一流课程建设工作,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增长点,根据各单位课程建设需求选择建设方式并填写《青岛科技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情况汇总表》(附件2),如有需要引入的课程,按要求填写《引入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申请表》(附件3,并217日前将电子版材料报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联系人:付鹏程  曹新明  电话:88959197

附件1:一流本科课程评选标准

附件2:青岛科技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情况汇总表

附件3:青岛科技大学引入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申请表

附件4:推荐引入课程清单

 

 

                           教务处

2020年1月8日